“‘十三五’末期,我們的經營規(guī)模爭取恢復到2011年的歷史最高水平,這一目標已經被確定為公司的愿景規(guī)劃。”

上海日野發(fā)動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崎至今對5年前的那場商用車市場爆發(fā)增長印象深刻,也切身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增速放緩的“新常態(tài)”對卡車及工程機械行業(yè)影響巨大,與之休戚相關的內燃動力市場也遭遇“寒流”侵襲。
“我國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投資下滑很厲害,今年僅挖掘機動力就降到1.4萬臺左右,而這個細分領域需求最旺盛的時候曾超十萬臺。”孫崎坦言,憑借J05E發(fā)動機在工程機械動力市場占據優(yōu)勢的上海日野遭遇投產以來最劇烈的陣痛。

J系列動力裝配線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2015年嘗盡市場大幅下滑的苦酒之后,在2016年的前三個季度市場依舊愁云籠罩。“好在我們第四個季度的產銷量增幅很快,抓住了市場回升的契機。”孫崎于11月23日接受《卡車之友網》獨家專訪時坦露上海日野在“破局”路上的積極探索和嘗試。
一點堅持——品質至上
2004年建廠,2005年投產,2010年銷售發(fā)動機達1.4萬臺,2011年業(yè)績爆增至2.1萬臺……

P11C、J05E出荷檢查工程
孫崎毫不諱言上海日野產品單一的事實,畢竟這么多年來只有3款產品支撐市場,即:適用大馬力重卡與客車動力的P11C、中重型商用車動力J08E、滿足非道路運輸及工程機械專用機J05E。恰如“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上海日野動力“勢單”,卻不“力薄”,憑借卓越的品質在高端動力市場獨樹一幟。
孫崎強調,上海日野遵從機械設備“生命周期內總成本最低原則”,打造出色的產品一致性和耐久性:動力性能、燃油耗和排放、噪聲等性能的100萬公里穩(wěn)定不變。

裝配技師精益制造
在孫崎看來,目前內燃機廠商有兩種模式滿足用戶需求:有一種是以低價快速進入市場并配以大規(guī)模售后服務進行保障;再一種就是做品牌,推出高品質、高可靠性產品,再配合一定的服務。“長期來看,就像‘奢侈品永遠有市場’一樣,優(yōu)質品永遠有市場。”孫崎表示,上海日野會堅持“日野品牌,日野品質。”國際通行的“品質為先”方式,突出品質,強化品牌。
多領域開拓——謀求市場
2003年,初入中國的上海日野就已經感受到了市場對大功率動力的需求之迫切,所以才有P11C的布局。
無論電控共軌技術的先進性,還是大功率輸出的穩(wěn)定性,上海日野出品的P11C在國內11L動力市場絕對算是佼佼者,。事實上,P11C也是將上海日野銷量推上2011年頂峰的主力產品。

只不過,在13L機掀起的“大馬力狂飆”席卷之下,P11C一度黯然。令人欣喜的是,峰回路轉,今年GB1589和GB7258的嚴格執(zhí)行使得卡車制造業(yè)也回歸對品質和安全性的追求。近期,上海日野配套的廣汽日野6X2牽引車和轎運車的上量,以及三一攪拌車配套的增長,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客車動力方面,上海日野恢復和國內主機廠實現(xiàn)配套合作,預計J08E國V機型明年批量投入市場。”孫崎透露,上海日野重新重視起客車動力,“國內的客車動力市場相對穩(wěn)定,盡管面臨‘新能源’沖擊,但內燃動力依然有市場地位。”
J05E曾經是專供神鋼挖掘機的經典動力,也是上海日野的主力產品。為了拓寬市場范圍,上海日野從今年開始面向國內工程機械廠放開J05E的市場供應,并且已經與極具影響力的廠家展開合作。

“除了傳統(tǒng)的工程機械、重型卡車,上海日野今后還會加強開拓客車動力配套,并且聚焦物流領域高端動力需求的冷鏈運輸車,以及渣土車、快遞車,還有改裝車。”孫崎表示在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的形勢下,上海日野的市場策略也必須“全方位、多觸角”,爭取在已有機型適用的高端動力市場做到不留死角。
響應用戶需求——產品跟進
除了經濟形勢、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用戶的需求是影響動力市場的另一重要因素。
上海日野堅持品質的同時,也一直為滿足用戶的需求進行不懈努力。孫崎介紹, J08E發(fā)動機集成包括頂置凹弧凸輪、滾輪體搖臂、后置齒輪系等先進技術一體,依然在同類產品中保持領先,近來上海日野又將該款動力的飛輪殼輸出端與國內變速器接口標準統(tǒng)一,后處理系統(tǒng)采用無錫博世產品,大大降低了配套成本。

品質要求時刻強調
上海日野動力的品質一流為行業(yè)共知,價格一流也是行業(yè)皆曉。
“在國際市場,我們保持領先,靠的是‘日野品質’;在中國市場,我們要保持領先,不僅要保證品質,還必須考慮價格因素。”孫崎說為了滿足國內用戶需求,上海日野一直在努力推進國產化,目前P11C的國產化已經達到很高程度,J08、J05的國產化也在進行中。
與之同時,上海日野在降成本方面還引入全球資源配置,在日野全球制造系統(tǒng)中尋找供應商,同時內制件如連桿、凸輪軸、機體等零件也進入日野的全球供應鏈,“進入日野全球供應鏈體系,更有質量和市場的保證。這一領域也是我們下一步要加強的”。
長安千萬蹊,迷者自多迷。
置身動力市場風云攪動的迷局,要沖破困擾和羈絆,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所謂“知已者明”。孫崎強調新國標的實施以及排放升級為技術領先的上海日野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發(fā)展契機,尤其是未來國VI排放階段對柴油機實施全工況排放控制,更令上海日野占得先機。為此,上海日野除了做好目前動力產品的本地化工作外,還計劃引入更多日野動力產品,順應用戶需求,開拓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