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民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物流業(yè)正處于“寒冬”之中。而物流行業(yè)與商用車行業(yè)緊密相聯,用戶在運輸裝備上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商用車企的銷量。在此形勢之下,國內重卡品牌與進口重卡品牌的競爭正愈發(fā)激烈,進口品牌重卡的機遇又在何方?
“叫好不叫座”是真相還是誤讀?
一直以來,進口品牌重卡在國內用戶心中是“叫好不叫座”。在用戶心里,進口重卡外觀新潮、內飾高端,動力強大、節(jié)油省錢、駕駛舒適,在各方面比國內品牌重卡更勝一籌,但進口品牌重卡的銷量卻與國產品牌重卡相差甚遠。
回顧過去,自我國加入WTO以來,進口品牌重卡紛紛涌入中國市場。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駛入了發(fā)展快車道,商用車市場銷量連年攀高,然而進口品牌重卡銷量卻遲遲未有起色。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我國貨車進口量依次為5452輛、11609輛、15208輛和7805輛,同期國內重卡市場銷量分別為139.5萬輛、67.2萬輛、91.1萬輛和89.9萬輛。單從銷量數據上看,進口品牌重卡“確實”是“不叫座”。

凡事都有兩面性,進口品牌重卡銷量較少這一現象的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市場邏輯。某進口品牌重卡工作人員在接受《卡車之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口品牌重卡與國產品牌重卡銷量相差多是事實,而且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這種比例依然會持續(xù)。
從產品市場定位來剖析,進口品牌重卡瞄準高端市場,這一市場的市場容量有限。而在我國社會結構從“金字塔型”向“橄欖型”轉變的過程中,商用車市場隨之發(fā)生變化,高端市場容量變化有限,中端市場容量大幅增長。因此,朝著中高端發(fā)展的國產品牌重卡取得銷量的大幅增長是大勢所趨。

代表高端的進口品牌重卡銷量并不可觀,而國內老牌商用車企推出的高端重卡銷量同樣如此。《卡車之友網》記者在整理多家企業(yè)的重卡銷售數據時發(fā)現,很多企業(yè)的高端重卡銷量占比符合“橄欖型”市場的特點。
據媒體報道,2019年起,解放J7的國內整車銷量迅速增長,2021年至今,解放J7年銷量均超萬輛,但解放J7產品銷量在一汽解放龐大的重卡整體銷量面前占比并不高。無獨有偶,截止至今,高端的德龍X6000銷量占陜汽重卡的整體銷量比例也不高。

由此可見,不論是進口品牌重卡,還是國內高端品牌重卡,產品的市場定位決定了產品的市場銷量,進口品牌重卡“叫好不叫座”僅僅只是表面現象,事實上,廣受好評的進口品牌重卡在用戶心中留下了省油、耐用、可靠的深刻印象,現如今,仍有不少頭部企業(yè)堅定地選擇進口品牌重卡。
頭部物流企業(yè)為何青睞進口品牌重卡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過去二十年間,我國物流行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物流企業(yè)。在山東,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物流企業(yè)在17年間,先后分批次引進了400多輛某歐洲進口品牌重卡。這家物流企業(yè)的運營模式以甩掛運輸為主,能耗低、高效率、高可靠的進口品牌重卡讓企業(yè)的業(yè)務蒸蒸日上。

無獨有偶,立足于國內的物流企業(yè)對進口品牌重卡亦青睞有加!犊ㄜ囍丫W》記者在德邦快遞官方網站上查詢到該企業(yè)的采購需求信息,德邦快遞在運輸服務外請代理需求中,針對干線外請運力和支線外請運力向供應商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其中,干線外請運力供應商的車輛,國產車齡三年以內,進口車齡五年以內;支線外請運力供應商的車輛,國產運輸車輛車齡不超過5年,進口運輸車輛車齡不超過7年。
據了解,物流企業(yè)對國產車輛和進口車輛的區(qū)別對待并非崇洋媚外,而是在實際運營中,積累了大量數據并加以分析做出的選擇。國產品牌重卡的新車至少可以穩(wěn)定運行3年,而進口品牌重卡至少可以穩(wěn)定運行5年。對于注重高時效的物流企業(yè)而言,車輛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物流企業(yè)的運輸模式通常采用甩掛運輸,人員和車次安排則為“人停車不停”,在長期高強度的運營中,車輛性能難免下降,而進口品牌重卡更穩(wěn)定的優(yōu)勢則贏得了物流企業(yè)的青睞。

另一方面,長期高強度的物流運輸中,車輛月均行駛里程可以輕松超過2.5萬公里,年運輸里程超過30萬公里。國外品牌重卡百萬公里無大修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可以穩(wěn)定運行超過兩三百萬公里。在這樣的運輸場景中,進口品牌重卡可以通過更低的油耗、更穩(wěn)定的性能來抹平整車價格的差距。
進口品牌重卡國產化 緊抓市場機遇
近年來,進口品牌紛紛開啟國產化進程,奔馳重卡是歐洲品牌重卡中最快實現國產化的品牌。產品在延續(xù)進口重卡品質的同時,擁有著更親民的價格,整車價格與國產品牌重卡的差距大大減少。這對有著進口重卡夢的卡友而言,擁有一輛進口重卡可謂是近在咫尺。

一直以來,進口品牌幾乎成為高端重卡的代名詞,但國內品牌重卡并非單純以價格取勝。一汽解放、中國重汽、陜汽集團、東風商用車等國內商用車龍頭企業(yè),都早已開始走高端重卡路線,分別推出高端重卡品牌鷹途、汕德卡、德龍X6000和東風天龍GX,各個主機廠商都曾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產品或多或少擁有國外血統(tǒng)。這些產品在用戶群體中可謂是有口皆碑,在用戶用腳投票的當今時代,從中可以窺見進口產品和國外技術的獨特優(yōu)勢。
俗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而在市場競爭中,從不缺少機遇,而是缺少發(fā)現機遇的眼。對進口品牌重卡而言,不論是頭部物流企業(yè)還是末端卡友用戶,機遇無處不在。繼續(xù)優(yōu)化售后服務、豐富產品投放類型,對國內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都有助于進口重卡品牌進一步打開國內商用車市場,相信進口品牌重卡能憑借著更卓越的產品品質在國產化的進程中,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