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船到底是用來比賽的還是用來折磨人的?”
跟隨東風隊參加此次橫跨大西洋實戰(zhàn)訓練的隨船記者候選人藍一倫終于體會到了與此前經歷截然不同的遠洋航海。他在發(fā)回來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陳錦浩吼了一句‘到底是誰發(fā)明了這個瘋狂的比賽?’我不得不承認這亦是我的心聲。我開始懷疑這艘帆船到底是用來比賽的,還是用來折磨人的。在船上的每分每秒都覺得像在坐過山車一般。北大西洋上的狂風卷集著巨浪不停地朝東風號和甲板上的船員撲來,冰冷刺骨。不在現(xiàn)場的人根本無法想象這個過程到底有多痛苦和艱難。東風號昨天一直在風浪中顛簸前行,每一次與海浪撞擊產生的巨大聲響就像是雷聲在你耳邊只有幾厘米的地方炸開。我恨極了自己的床鋪,徹夜都無法入眠。但今天我卻對它由恨轉愛——因為這已經是整艘船上最舒服的地方了。你根本找不到其他任何能讓你站穩(wěn)的地方,哪怕只是短短一秒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證明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人嗎?但其實我們只是一群普通人而已。”

隨船記者候選人藍一倫經受著浴火重生般的洗禮,但這只能算是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正式開賽前的一次“帶妝彩排”。在橫跨大西洋遠洋實戰(zhàn)訓練的頭兩天里,極端惡劣的天氣已然給東風隊訓練營的所有船員們敲響警鐘。尤其是對東風隊訓練營中國籍船員楊濟儒、陳錦浩和孔晨誠來說,強度高達45節(jié)的狂風和掀起的巨浪是他們此前從未遇到過的。
北大西洋惡劣的天氣不僅是對船員的巨大挑戰(zhàn),也在考驗沃爾沃65型賽船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表現(xiàn)性能。東風隊船長夏爾·戈德赫里埃說:“在經過墨西哥灣流時,我們遇到了強度高達45節(jié)的狂風和惡劣的海況,于是決定整晚將主帆縮到最小,配合使用2號前帆航行。雖然船速不算太快,但卻是在遇到幾個小麻煩后比較安全可靠的策略。由于東風號處于下風的右舷舵桿和舵葉連接件掉落,我一度對船失去了控制。”


自然條件變幻莫測的大西逼著楊濟儒、陳錦浩和孔晨誠必須加快適應這樣惡劣的航行環(huán)境。“你根本沒有停下來思考的時間,”楊濟儒說。“這一切發(fā)生得太快。船在不消幾秒鐘的工夫里已經被巨浪吞噬,你馬上就知道出問題了。”

根據(jù)從東風號上傳來的最新消息,目前風速已經下降到20節(jié)以下,船上所有損壞的零部件,包括在風暴中損壞的第三節(jié)縮帆扣都已經修好。但根據(jù)天氣預報,風速在未來24小時內將再次增強。船長夏爾將利用這個機會向北偏轉,折回前往洛里昂的最短航線上繼續(xù)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