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友網(wǎng) 首頁 > 卡車文化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日本從中國“偷走”卡車生產(chǎn)線

佚名  2017-03-14 09:26:55  卡車驛站社區(qū)

說到汽車,近些年中國品牌汽車在市場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但是歷史上的咱們中國品牌也不差呢。∫,當年咱們第一臺國產(chǎn)車下線的時候,豐田還在玩織布機呢!


說到這第一臺國產(chǎn)車,可能不是1956年下線的解放牌卡車,民生牌卡車,這臺車的誕生比起解放牌,還要早25年之久哦。而提到這第一臺國產(chǎn)車,就不得不說到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張學良。

 

1.jpg

 

12.jpg


張學良20來歲從海外留學回來,對中國沒有自己的汽車制造業(yè)深有感觸。進口汽車不僅是價格昂貴問題,更令人頭疼的是,常常因維修、配件這些事情的困擾使之無法開動而成了一個擺設。張學良因此心里早有建立中國自己的汽車制造業(yè)的想法。

 

3.jpg


首款國產(chǎn)車--民生牌75型誕生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內(nèi)戰(zhàn)一停,武器需求量隨之減少,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等人建議化兵為工,利用廠里現(xiàn)有的設備生產(chǎn)民用品,并提出首先制造載重汽車。這建議正合了張學良多年來的心愿。

 

4.jpg


1929年5月,張學良將奉天迫擊炮廠改為遼寧迫擊炮廠。他將遼寧迫擊炮廠結余的4萬余元(舊幣)撥出,作為研制汽車所用材料的試驗費。隨后又撥款70萬元(小編弱弱的算了一下:當時的1元,按現(xiàn)在人民幣來算應該是50元,天吶3700萬元),作為國產(chǎn)汽車的試制和生產(chǎn)費用。工廠聘請了美籍技師麥爾斯為總工程師,配以海內(nèi)外高校畢業(yè)科技人士的技術團隊班底。據(jù)載,工廠在籍職工207人,其中技術和管理人員約30人,后來發(fā)展到300多人。

 

5.jpg 

當時國內(nèi)無人能獨立完成汽車設計,李宜春不得不采用仿制方法。1929年8月,李宜春從美國購進“瑞雷”號載貨汽車散件。通過對汽車大量的拆裝測繪和試驗,李宜春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汽車設計和制造技術。而后他又根據(jù)國內(nèi)道路情況和實際需求,設計出兩種型號的載貨汽車:一為100型,載重量為3噸,適合道路條件較差的地區(qū);另一種為75型,載重量2噸,適合路況較好的城鎮(zhèn)。

 

11.jpg


根據(jù)計劃,他們先試制一輛75型載貨汽車。在試制過程中,李宜春還同國外的福特、通用、萬國、斯蒂貝克等汽車公司交換信息。經(jīng)過了兩年多的不懈努力,1931年5月31日,國產(chǎn)第一輛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終于問世。為了慶祝第一輛國產(chǎn)汽車的問世,遼寧迫擊炮廠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

 

7.jpg


該車載重量1.82噸,長頭、棕色,采用6缸水冷汽油發(fā)動機,65馬力,前后輪距4.7米,前后4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后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4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

 

8.jpg

 

9.jpg 

除發(fā)動機、后軸、電氣裝置、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工廠對其他零件均進行了重新設計制造。民生牌75型全車666種零件中有464種是自制,202種是進口,國產(chǎn)化率高達70%,完全按照中國道路量身定做。在當時機械水平極低的中國,達到這個水平真不易!


首款國產(chǎn)車驚艷亮相,引爆造車熱
民生牌汽車在國內(nèi)引起很大反響。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xié)會為紀念建會10周年,在上海舉辦路市展覽會,向李宜春發(fā)出了邀請。1931年9月12日,民生牌汽車開進了大上海,參加首次在中國舉辦的展覽會,被放在展廳中央,與會上展出的福特、別克、奧茲莫比爾、雷諾等品牌汽車日月爭輝。當時的上海市長張群、外文部長王正延、實業(yè)部長孔祥熙都親自到會祝賀。受此刺激,閻錫山、楊虎城、何應欽等人也開始支持手下造汽車,在中國掀起了一個造車的熱潮。

 

10.jpg 

正當人們?yōu)橹袊擞辛俗约旱钠嚩鴼g喜時,“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了,沈陽淪入日寇的鐵蹄之下。工廠被日軍侵占,即將完成的首批汽車及零件被日軍全部拖走,剛剛萌芽的中國民族汽車制造工業(yè)就這樣被扼殺了。

 

11.jpg 

消息傳來,展會群情激奮,當即舉行了汽車大游行,300多輛汽車浩浩蕩蕩,行進在上海的大街上,抗議日本侵占我國東北。遼寧代表們悲憤地給民生汽車披上了黑紗,車頭上用電燈泡拼出4個大字:“國產(chǎn)汽車!”


不抵抗丟了東北,也把豐田拱手送給了日本
民生工廠曾經(jīng)有一個批量生產(chǎn)汽車的計劃,每年要生產(chǎn)75型汽車100輛,100型汽車50輛。就在第一輛汽車試制成功時,工廠已經(jīng)準備好了50輛左右的零部件,然而現(xiàn)在所有的半成品都落入了日軍手中。向美國訂購并已運到牛莊(今營口市)的46臺汽油機,只得轉(zhuǎn)運天津。正在制造的民生牌汽車全部落入日軍之手,被改造成豐田31C型卡車,只有在上海的這輛民生汽車免遭浩劫,至今保存。

 12.jpg

 13.jpg


1934年3月,偽滿實業(yè)部按照日本關東軍的旨意,在原遼寧迫擊炮廠舊址上成立了同和自動車工業(yè)株式會社,該社的目的是適應擴張侵略的需要,從事汽車的修理和組裝。到1938年形成了年產(chǎn)3600輛轎車和480輛貨車的能力,此后又在哈爾濱、長春等地建立了貨車生產(chǎn)廠。到1940年,日本在東北地區(qū)的汽車生產(chǎn)能力達到5000輛。

 

14.jpg 

1939年,日本在東北成立滿洲自動車制造株式會社,擁有底盤、車體、底盤配件等三家工廠,并設有技工學校。這些日資汽車工業(yè)完全是為日本長期占領中國服務的。1945年8月,日寇從東北敗退,東北的汽車工業(yè)在一夜之間被拆走、毀光,只留下了一片殘垣斷壁。

 

15.jpg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終于結束了長期的戰(zhàn)亂。同樣是在東北大地上,我國建起了第一汽車制造廠,而1956年下線的解放牌汽車也標志著我國的汽車工業(yè)發(fā)展正式起航。



/photo/201703/2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