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邯鄲學步”可謂膾炙人口,故事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一個燕國人聽說邯鄲人走姿漂亮(也有人認為非“走姿”,而是“舞步”),便到邯鄲學習走路,結果未得其能,又忘掉原來的走姿,最終只好爬回燕國。詩仙李白對此也有詩詠“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
杜登朝就是邯鄲人,家在邯鄲永年區(qū)姚寨鄉(xiāng)田寨村,他說“邯鄲學步”以古鑒今,提醒人們做事切勿一味模仿。在買卡車這件事上,他從來都是“老佛爺念素珠——心里有數”,絕不“邯鄲學步”。
按理說,無論選車還是訂車,聽聽朋友們的意見未嘗不可,杜登朝則認為每個人的脾氣秉性不同,選車標準也不一樣,他多年來堅持認定的原則就是必須“經濟、耐用”,而且經濟性能一定要突出。
永年是全國聞名的標準件基地,同時也是蔬菜基地,有北京的“南菜園”之稱。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資源,當地卡車運輸戶普遍從事長途高效物流和“綠通運輸”,即水果、蔬菜及鮮活農產品貨運。
杜登朝出身農家,當年之所以選擇司機職業(yè),是和絕大多數同行一樣源于對外面世界的強烈渴望,也源于年輕人對改變命運的天性釋放,總之就是尊從自己內心的取向,想駕駛卡車去看一看,領略山河壯美;想駕駛卡車去闖一闖,賺得財源滾滾。
“拉綠通跑高速不用交過路費,所以沒干過這行的人會以為綠通業(yè)務好做,其實哪個領域都有哪個領域的門道和難處。”杜登朝從2008年開始在綠通路上摸爬滾打,早已經熟悉業(yè)務中的各種規(guī)則和規(guī)律,也知道如何趨利弊害。
“拉白菜、西紅柿、茄子等蔬菜,由于對時效性要求不是特別高,運費有限,雖說免交高速過路費,若是用油耗高的車就劃不來。至于一些黃瓜、蒜苗等反季細菜和鮮菜,如果延誤了行情,可能就會造成損失,因此在運輸中一方面必須保證時效,還要保證中途車輛不能拋錨。”杜登朝一般都是在永年南大堡蔬菜批發(fā)市場裝貨外運,遠的去福建、廣東,往返超過3000公里;近的去北京、張北,往返1000~1600公里;有時候,為了配貨可能還要全國各地到處跑,最遠的一圈跑了3萬多公里。
杜登朝開過不少品牌的卡車,覺得卡車雖是鋼鐵機器,卻也像畜力一樣有好劣之分。畜力中的好馬能駕轅也能耕田,任勞任怨,不挑草料,讓人省心又安心;劣馬則讓人省盡心力,出工不出活兒,沒有效率。這些年來,他總想要買一臺“好卡車”。
正所謂眾里尋他千百度,得來全不費工夫。今年夏天,480馬力的乘龍H7 6X4牽引車在邯鄲上市,杜登朝看到實車的第一眼就有種“為我所有”的感覺。
“看車和相人一樣,第一印象很重要。”杜登朝覺得乘龍H7的外觀和其他品牌的明顯不同,前臉進氣格柵的鍍鉻條裝飾宛如點睛之筆,使外觀剛猛中有一種靈動,彪悍中有一絲內斂,正好就是他喜歡的類型。
當然,作為掙錢工具的卡車要贏得用戶青睞,有顏值,更要有擔當,必須具備優(yōu)異的性能和品質。乘龍H7打動杜登朝的除了外觀,最重要的還是經濟性能突出。
“乘龍H7馬力大,配裝的是濰柴13L發(fā)動機,還有12檔法士特變速箱和方盛車橋,而且整車輕量化設計,比一般6X4車型能輕700公斤左右。”杜登朝初聽這些介紹時已經對乘龍H7增添了更大信心,“因為我們北方司機太了解濰柴發(fā)動機了,勁足,還省油。這等于‘兩好’合‘一好’,輕量化再加上動力表現讓乘龍H7的經濟性更強大了”。
“盡管我跑的是全路況,畢竟還是以高速公路為主,所以選定的是速比2.867方盛雙聯(lián)車橋,為的就是讓車速盡量快。”杜登朝的新車上牌后第一趟活兒是拉菜去張家口,標載49噸,全程大約800公里,耗時10個小時左右,“雖說是新車,沒有放開速度,但是依然能感受到濰柴大馬力發(fā)動機的強悍;還有小速比橋配直接檔帶來的傳動效率明顯提升;油耗表現也不錯,開始階段百公里油耗32~34L”。
雙油箱設計有效保證長途運輸,同時也有利于降低燃油成本
杜登朝說僅油耗這一項優(yōu)勢,如果能夠長期保持,就意味著每年比其他卡車多掙一兩萬塊錢。而且乘龍H7的高效率、載重優(yōu)勢,以及免維護懸架、免維護輪邊、免維護蓄電池等一系列領先技術應用也為經濟性能加分不少,“每一項免維護對用戶來說都意味著比養(yǎng)其他車更省錢,再加上免維護政策保障,基本能夠保障我在3年左右的用車周期內不用投入太多成本”。
綠通運輸,特別是對個體散戶而言,單車效益至關重要,因此如何將運營成本降到最低總是令每一位車主苦思冥想。杜登朝說自從開上了乘龍H7,以前時刻擔心的運營成本得到了控制,而且跑車途中還享受著轎車化的內飾空間,感覺輕松許多。
駿馬自知前程遠,不待揚鞭自奮蹄。杜登朝的乘龍H7在過去3個月里已經運行7萬多公里,在綠通路上正踐行著“一部好卡車”應有的擔當。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