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由德國啟運的“中歐卡車特快專線”運輸車輛順利抵達中國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本次運輸不僅標志著首票歐洲-中國TIR進口運輸測試的成功,而且標志著中歐門到門雙向TIR運輸?shù)某晒Υ蛲,將為中歐間TIR運輸?shù)某B(tài)化運營奠定基礎。承擔此次運輸任務的是一輛中國籍的曼恩牽引車。
本次運輸?shù)呢浳餅槠嚌櫥,在法國裝貨,經(jīng)德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由中國霍爾果斯口岸入境并在烏魯木齊卸貨,全程7400多公里。在冬季僅配備1名司機的情況下,12天就完成了門到門的運輸。沿途使用TIR便捷通關,過境國海關均未開箱查驗,集裝箱帶歐洲原始鉛封入境中國。
中歐間雙向TIR運輸測試均由Alblas國際運輸公司承運,并得到交通和海關部門的大力支持。Alblas新疆分公司負責人迪力先生介紹,結(jié)合首票中歐TIR出口運輸?shù)某晒?jīng)驗,他們?yōu)榇舜芜M口運輸設定了更為復雜的條件——單駕(1名駕駛員)、冬季氣候和更遠運距。
“如果配備2名司機,本次運輸時間可縮短至8天。”迪力先生稱,“中歐公路運輸適合貨物單價高且對時效要求高的企業(yè),且能實現(xiàn)‘門到門’運輸服務。在時效上,該運輸與鐵路相比至少節(jié)省10天,與空運‘門到門’相當,但成本至少低50%。”
在之前的訪談中我們得知,很早之前荷蘭艾爾布勒斯國際運輸有限公司就已經(jīng)開始在歐洲使用曼恩卡車,目前曼恩卡車在艾爾布勒斯車隊中的占比超過了50%。艾爾布勒斯運輸(新疆)有限公司的兩臺曼恩牽引車分別購置于2010年與2011年。
經(jīng)過多方共同努力,中歐間雙向TIR公路運輸成功打通。這標志著中國與“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沿線的歐洲國家間,逐步建立起除海運、鐵路和空運外的第四種更靈活便捷的運輸方式,中歐互聯(lián)互通新局面即將開啟。未來TIR將為“一帶一路”下迅速發(fā)展的中歐貿(mào)易發(fā)揮更多便利化作用,助力中外物流企業(yè)共同開拓中歐卡車運輸市場。
2018年9月,哈薩克斯坦與中國霍爾果斯開辟了新的過境通道,以促進沿著新西部運輸一直到西歐的8445公里高速公路。這是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一部分。世界銀行預測,全新的公路走廊將使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公路貨運量增長一倍以上。而第一次中歐TIR國際貨運卡車運輸?shù)某晒,預示著這條走廊已經(jīng)準備好為沿途地區(qū)帶來更多的經(jīng)濟與社會效益。目前,《TIR公約》在全球有75個締約國,全球34000家運輸企業(yè)每年使用TIR進行數(shù)百萬次跨境運輸。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