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藍牌十噸王這個名詞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各類宣傳中,其中重汽HOWO輕卡與十噸王的搭配最為常見。十噸王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能拉十噸貨,加上藍牌就有點變了味。輕卡重載這事,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存在,各品牌的輕卡基本都會有重載版的產(chǎn)品,但是用十噸王來做口號卻是最近才開始流行。今天筆者就來談談十噸王的那些事。
輕卡也裝825輪胎 十噸王早已充斥市場
既然要讓輕卡能拉十噸,十噸王的有些配置就需要在普通輕卡的基礎上進行增強。它較為明顯的特征有4102以上的發(fā)動機,六檔或者小八檔的變速箱,750起步的輪胎(現(xiàn)在裝825輪胎的輕卡也不少見),7噸以上的后橋,局部雙層的大梁,大量的鋼板彈簧。
不只是重汽HOWO輕卡,現(xiàn)在配825輪胎的輕卡越來越多
說了這些特點,那么現(xiàn)在市面上哪些品牌有十噸王的車型呢。根據(jù)卡友介紹,現(xiàn)在能配825輪胎的輕卡品牌就有重汽HOWO、東風嘉運、東風福瑞卡千鈞王、凱馬、福田瑞沃驍運等等。即使沒有搭配825輪胎,不少輕卡一樣能和十噸王掛上鉤,帥鈴、康玲、駿鈴、奧鈴、解放紅塔、五征、大運、躍進都有能拉十噸的車型。這樣數(shù)下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十噸王的車型早已充斥在市場上。
城市限行、購車及使用成本更低、C1駕照易獲取 多種因素導致十噸王盛行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十噸王的盛行呢。這里面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城市對于黃牌貨車的限行。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減少市內交通隱患、減少市內車輛排放等等原因,國內各大城市都對貨車進行了限行,這個趨勢現(xiàn)在更是從大城市延申到了二三級城市。城市作為人口聚集地,每天對物資的需求十分巨大,城市限行大貨車就導致了這些需求,在限行時間段內只能靠藍牌輕卡以及微卡等車型來滿足。
輕卡運輸門檻低,在車多貨少的情況下,超載成了一種競爭手段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現(xiàn)有的藍牌輕卡數(shù)量,如果按標載運輸將無法滿足這一需求。那么為什么不是增加輕卡的數(shù)量,而是讓輕卡超載來解決這一問題呢?因為現(xiàn)在一輛輕卡拉的貨平均在5-6噸左右,如果按標載算就要四輛或者更多的輕卡來拉,運輸成本就會大量上升,市區(qū)交通的擁堵也會更加嚴重。運輸成本上升,會導致物價上漲,會導致工業(yè)產(chǎn)品成本升高,出口產(chǎn)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等等經(jīng)濟問題。選擇讓輕卡超載來解決這一問題,這些風險就會轉嫁到輕卡司機上,所以有卡友一直認為,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超載功不可沒。
各管理部門現(xiàn)在對于輕卡超載的問題,基本處于不理會的狀態(tài)。沒有政府的強力管控,輕卡運輸市場如果只按市場規(guī)律來運作的話,越裝越多也就不奇怪了。因為輕卡貨運這個市場門檻低(不管是購車的門檻,還是駕駛的門檻),且長期處于車多貨少的狀況,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超載就變成了一種競爭手段。
在一些非限行地區(qū),藍牌十噸王也會比中卡更受用戶歡迎。這里面主要的原因在于輕卡的購置成本更低,使用成本更低,駕照的獲取難度更小。眾所周知藍牌輕卡C1就能開,駕照考取簡單,審核也方便。要開中卡的話,要的卻是B2駕照,難考花時間花錢不說,每年的審核也很麻煩,有些地區(qū)甚至有錢都沒地方考B2。在購車成本方面,輕卡的價格要比中卡便宜不少,在使用成本方面,輕卡在保險等額外費用的支出上也更有優(yōu)勢。
十噸王安全隱患大 輕卡大幅超載擠壓中卡市場
在有些省份藍牌輕卡貨箱能加長到6米8,中卡市場被嚴重擠壓。
作為輕卡而言,拉十噸貨其實已經(jīng)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安全隱患較大,剎不住車的情況也較為常見。除了安全隱患外,輕卡拉十噸也擾亂了運輸市場,把中卡的活都干了,在云南貴州等省,路面上甚至能看到6米8貨箱的藍牌輕卡。長此以往中卡的市場將被輕卡取代,而這種取代是建立在輕卡司機承受更多風險的基礎上的。
政策與實際情況不符 輕卡司機不應長期背著超載的名頭
作為一線承運者,司機并不想超載,而現(xiàn)在的政策,不管是限行1.5T以上貨車,還是藍牌輕卡最多只能核載2T都和實際運輸情況差別甚大。如果覺得輕卡超載不對,要推行標載運輸,那么請從源頭開始治理,不要用罰款來治超,不要只瞄著一線司機。如果覺得現(xiàn)在輕卡裝4-5噸是正常的,那么請出臺新的標準,要么提高藍牌輕卡的核載噸位,要么讓黃牌中卡也能進城,一直讓輕卡司機背著超載的名頭跑運輸并不合適。
編后語
藍牌十噸王作為一個宣傳口號,即反應了市場對重載輕卡的需求,也反應了現(xiàn)在政策(藍牌)與市場(十噸王)的脫節(jié)。對卡車司機而言,他們只是希望政府和車企之間能有個平衡點,在合法的前提下滿足輕卡正常的裝載需求,讓廣大輕卡用戶擺脫被超載的命運。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