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卡車公開賽第一站上,唯一一支來自云南的鉑駿產(chǎn)業(yè)隊表現(xiàn)出彩,頻繁出鏡。但當大家為取得不錯的成績慶祝時,有一位隊員卻依然眉頭緊鎖。在他眼里,賽車還有一串問題等待調(diào)試。
他就是工作了10多個年頭的老技師——陳金。在改裝賽車的短短幾個月中,老陳總是話不多。通常心里有事就睡不著起床就比別人早,每天一大早就到改裝車間。工作起來面無表情,常常忘記時間,除了尿憋不住了絕不會離開工作臺。
記得有次方向機在測試過程中總是有一些異響,這對于還處于測試階段的產(chǎn)品來說是司空見慣的。老陳卻容不得任何時候的不用心,哪怕這僅僅是一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測試。他倒好,硬是把方向盤、轉(zhuǎn)向柱、十字節(jié)等配件拆拆合合20多次,渾身滿是機油連著兩夜沒休息。最后找出問題根源不僅僅只是異響那么簡單,配件強度不到位在測試中發(fā)生了形變,沒人較真的異響如果在賽場上或許就為事故埋下了種子。
就是這樣一次次“老陳式”的專注,讓鉑駿賽車的車架與駕駛室焊接、底盤配件組裝能夠達到極致的工藝水準,也為時駿汽車的技術改進與團隊研發(fā)精神做著一點點的努力。
老陳說沒啥愛好,就是喜歡搗鼓車,現(xiàn)在能天天與車為伴,這不是一份工作,這就是他要的生活。每天的工作都是圍繞車輛的測試與改裝。無論是底盤還是車架,一寸一毫都是責任。也許只是車架高度長短那么一厘米,車輛過彎時的側翻概率就會飆升30%,駕駛員的生命頃刻間將受到威脅,一家人的經(jīng)濟來源說停就停。老陳說,車能反復改,但生命不可能重來,車子上的一顆螺絲釘都開不得玩笑。一厘米在車上是精度,你放不放在眼里就決定了你一生的態(tài)度。
對自己工作要求很嚴格,對別人老陳也從不妥協(xié),哪怕常常得罪人。一次車間考核,老陳指著車架上長短粗細微微不同的四個螺絲釘破口大罵“你知不知道,車輛拉著2噸的貨跑40多個小時,一旦車橋松動,螺絲脫出,車屁股就出去了,誰造的車寫個遺書開著去跑好了。”弄得朝夕相處的同事下不來臺,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對工作如此可以理解,可在家里老陳也管不住自己的倔脾氣。且不說陪家人的時間沒有和車待在一起的時間長,家里大小事務都是交給妻子一人打理。換做其他類似情況的父親來說,回家就做做老好人,“得罪”人的事就交由妻子去管教。老陳可好,一回家就盯著孩子學習,吃飯時問成績,帶孩子逛超市還順帶查乘法口訣表。弄得孩子壓力挺大,常常有些許逆反,不太親近父親。身邊人說過老陳,他總是應和一句“還不是為了孩子好,長大他會明白的”。什么時候才是長大?老陳說教育孩子比造車難,或許他爺倆都需要長大吧。
現(xiàn)在的時代總流行說工匠精神,老陳并不是很理解。他認為既然在技術工程師這個崗位上,就應該在細節(jié)上做到最好,擔負起一寸一毫的責任。這沒有什么精神不精神的東西,做事就是做人,得用心。
老陳其實就是一位典型的鉑駿匠人,是10000多鉑駿人工作態(tài)度的縮影。也是這樣一群鉑駿人中的精英組成了今天鉑駿產(chǎn)業(yè)隊的技術維修工程團隊,為鉑駿賽車的改裝調(diào)試保駕護航。他們會為2017中國卡車公開賽第二站上海帶來兩輛怎樣的鉑駿賽車呢?請繼續(xù)關注。
驗證碼: